【成语新说】
【成语名称】:四体不勤,五谷难辨
【成语拼音、注音】:sì tǐ bù qín wǔ gǔ nán biàn、sì tǐ bù qín yǔ wǔ yī bù fēn,wǔ gǔ yī bù biàn yī
【成语释义】:四体指的是人的双手和双足;五谷通常指稻、麦、黍、稷、豆。此成语意指不参与劳动,无法分辨五谷。常用来形容人脱离生产劳动,缺乏劳动知识和生活经验。
【成语出处】:古书中记载,有位长者曾对一个落单的子路说:“你的四体不曾劳作,难以辨识五谷之别。为何此行?汝之师又是何人?”说着将手杖插于地中,继续劳作。《论语·微子篇》中的故事有所引申。
【成语用法】:“四体不勤,五谷难辨”常用于描述某些读书人脱离实际劳动、缺乏实践经验的状态。在句子中可作定语或分句使用。
【近义词】:游手好闲、无所事事
【反义词】:辛勤劳动、兢兢业业
【成语例句】:在清代的文康所著的《儿女英雄传》第33回中,提及了‘道千乘之国,应时使民’的‘时’字时,这样的知识并非‘四体不勤,五谷难辨’的人所能轻易理解的。
【故事新编】:
子路跟随其师孔子游历,一次不慎落后于队伍。他迷失方向时,恰巧遇到一位手持拐杖的农夫。子路恭敬地行礼后询问老师所在,农夫见其态度但四肢未曾劳作,便回答道:“你虽饱读诗书,但四体未曾勤勉,五谷之别也难以分辨。”接着农夫开始展示劳作之技。子路虽夜宿于农夫家并受其款待,但内心却深感愧疚,认为自身确实有诸多不足。
次日清晨,子路向农夫致谢并返回孔子处,详细报告了此次经历。孔子听后微叹道:“此农夫深藏不露,真乃隐士也。”但子路心中却不甘如此,他坚信君子出仕为行,故不应避世而应积极投身社会变革之中。
【成语接龙】:
四体不勤,五谷难辨→辨日白泉→泉石相邀→邀功求赏→赏罚分明→明察秋毫→毫厘不爽→爽然若失→落魄→魄消胆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