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闹花灯歌词

2025-04-1918:26:20创业资讯1

农历新年元宵庆

正月十五的佳节,是我国独有的传统元宵佳日。历史长河中,无论何种年代,人们对于元宵的期盼和热闹的习俗总是别有一番滋味。

据《岁时杂记》记载,元宵节的传统沿袭了的习俗。把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这个夜晚被古人称为“宵”,也是后来汉文帝所定下的元宵节。自汉明帝永平十年起,元宵点灯的习俗逐渐兴起,灯火辉煌的场景令人难忘。

进入隋朝,元宵节的张灯结彩已成风尚。隋炀帝的诗作《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便生动描绘了隋代元宵夜的繁华景象。

到了唐代,元宵节的庆祝活动更为热闹。唐玄宗将一晚的张灯延长至三晚,诗人们的佳作如卢照邻、张祜、张说的诗篇,均展现了唐代元宵夜的璀璨灯火和欢腾气氛。

随着时光流转,到了宋代,元宵灯市更为壮观,不仅延长了庆贺时间,民间的灯火也更加绚丽。辛弃疾、王安石等词人的作品,生动地描绘了宋人庆元宵的热闹景象。

元、明、清三代,元宵节依然是一个重要的节日。无论是金代的京都、明代的灯市还是清代的繁华街道,元宵节的热闹与浪漫总是令人难以忘怀。

那么,为何古代的者和民间百姓都如此喜爱张灯结彩呢?除了营造节日氛围外,更重要的是蕴含了对国泰民安的期盼与祝愿。诗人们用华美的词句,真实地描绘了大都市元宵夜的繁荣与太平的幸福。火树银花、星桥铁锁、游人如织、灯火通明,无不体现了人们对盛世美景的珍视与赞美。

元宵节也是天下同乐的盛况与欢乐的体现。官民同乐、朝野共庆,彰显了社会的和谐与繁荣。猜灯谜等活动的流行,既启迪了智慧、增添了乐趣,又烘托了喜气洋洋的气氛。

元宵节的重头戏是“闹元宵”。一个“闹”字,恰如其分地描绘了元宵节的狂欢氛围。这一晚,于传统礼教的未婚男女有了表达爱情的机会,有情人在灯火阑珊处相会,为这个节日增添了更多的浪漫色彩。

元宵节赏灯之魂,在于一个“赏”字。人们欣赏的是喜悦心情和盛世美景的背后,更是对国泰民安的珍重与守望、对的追求与奋进。在虎年之际,我们应继续发扬虎虎生气,笃行不怠,让“万家灯火”成为我们的精神风貌的底色。

元宵节不仅是传统的庆祝节日,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体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们对国泰民安、的期盼与追求始终不变。让我们在欣赏元宵节璀璨灯火的更加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和平与繁荣。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