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散文《冬天》

2025-04-2011:48:31创业资讯

忆及冬日情愫

谈到冬日的景象,不由得想起了鲜嫩的豆腐。一锅小洋炉上正烹煮着豆腐,蒸汽翻滚。炉水滚沸的声音犹如鱼儿的眨眼,那小小方方的豆腐在其中浮沉,又白又滑,像穿反了的白狐大衣,泛着丝绒的光泽。这小锅正摆放在一个洋炉子上——一个不用打气的煤油炉。洋炉的黑色烟雾将炉子和锅都熏得深邃如夜,反而更显出豆腐的洁白。此时夜已深了,屋内虽有些陈旧,即使点亮了洋灯,依旧显得有些阴暗。围坐在桌子旁的是我的父亲和我们的兄弟三人。那洋炉的高度似乎有些不近人情,父亲常常需要起身,微微仰头,眯着眼睛,从缭绕的热气中用筷子夹起一块块豆腐,轻轻放入我们的酱油碟中。我们有时也尝试自己动手,但那炉子的高度总是让我们坐享其成更多。这并非是正餐时间,只是我们在玩耍罢了。父亲说冬天冷,吃上一顿热腾腾的饭菜大家都能暖和一些。我们都喜欢这样的白水豆腐;每当它一上桌,我们的目光便贪婪地注视着那口锅,等待热气蒸腾而起,等待着热气中父亲筷子尖上的那块豆腐落入我们的。

转眼间又是冬天的来临。我回忆起那个农历十一月十六的夜晚,和友人S君及P君在西湖泛舟游赏。S君刚到杭州任教,信中便提到:“我们要游西湖,不管它是冬天。”那晚月色如水,如今回想起来仍仿佛月光洒在身上。或许十一月的月亮真的与众不同吧。当时已过九点,湖面上似乎只有我们一只小船。微风吹拂,月光照在柔软的水波上;那一道反光犹如新磨出的银子一般亮丽。湖畔的山只留下了淡淡的影子,山下偶尔有一两盏灯火闪烁。S君即兴赋诗两句:“数星灯火认渔村,淡墨轻描远黛痕。”我们都不多说话,只有船桨划过水面的声音此起彼伏。我渐渐感到困倦,P君轻轻呼唤我,我才重新打起精神,看见他正微笑着看着我。船夫询问是否要去净寺;恰逢阿弥陀佛生日,那边十分热闹。到了寺里,殿内灯火通明,到处是佛婆念佛的声音,令人仿佛从梦中惊醒。这已是十多年前的往事,S君我们还常通信联系,P君听说已经转职了好几次工作。

再回想在台州度过的那个冬天,一家四口的生活记忆历历在目。台州是一个坐落在山谷中的山城,只有一条两里长的大街。其他的小路白天都鲜少有人烟;到了夜晚则一片漆黑。偶尔能看到人家窗户透出的一点灯光和行走者手中的火把,但那些景象都非常稀少。我们住在山脚下,听的是山间松林的风声和天空中鸟儿的影子。夏末去那里,春初便离开,好像一直在冬天里度过一样;然而即便真的冬天也并不寒冷。我们住在楼上的书房里,紧邻着大路;路上的谈话声可以听得一清二楚。因为走动的人太少,偶尔听到的说话声就像远风送来的声音一样令人意想不到,没想到竟然就在窗外。作为外乡人,除了去学校之外我们常常只在家里待着。妻子也习惯了那份宁静与寂寞的生活方式与我们一起度过冬日时光的寂寞时刻而毫不怨言。“那时”正逢民国十年而今虽然她已去世近四年了我仍然无法忘记她那温暖的微笑她所传递的温情

不论天气多么寒冷风雪交加每当我回想起这些时光心中总是充满温暖。《冬日里的温暖记忆》——节选自《记忆的散文集》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