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此新年之际,此生不负韶华出处

2025-04-2102:30:54创业资讯

今日的岁月如诗,正月十四的试灯夜

在农历的新年之际,正月十四这一天被传统民俗称为“试灯日”。此日之名,源自于人们为了元宵节的灯会顺利进行而进行的一系列准备工作。据姜夔的《鹧鸪天·正月十一日观灯》所述,宋人的试灯活动自正月十一日便已开始,一直持续到正月十四日,其间花灯千树,鱼龙舞动,热闹非凡。

试灯日之景,令人陶醉。但若遇上大雪纷飞,又会是何种情境呢?且看毛滂的《武陵春》一诗,其中描绘了正月十四日夜,雪花飘落与月色重现的场景。

《武陵春》 毛滂

风儿掠过冰檐,环佩发出声响,夜里的雾气还在鲜花草地中弥漫。大雪如瑶花般散落,映衬着明亮的月光。看似纤尘不染,美丽非常。

凤凰衔着灯盏,金光闪闪地旋转。人们在酒醉之中,感觉寒意都减轻了许多。只要这清亮的光辉能照亮人间,就不辜负这五更天的春意。

简析

在毛滂的笔下,天公似乎极富“浪漫”之情。先是以琼花碎玉洒向人间,把世界装点得如同水晶宫殿,再唤出明亮的月光,铺满山川大地。

这样一个美妙的夜晚,毛滂与好友“孙使君”共饮美酒,赏雪观灯,其乐融融。风儿吹过冰砌的屋檐,环佩发出声响,夜雾在芳草间缭绕,这样的场景被毛滂用华美的字句记录下来,显得格外难忘。

“剩落瑶花衬月明”,写出了雪后月出的景象。雪花在月光下闪烁着亮光,如同无瑕的白璧,十分可爱。“衬”字用得巧妙,月色与雪色相互映衬,更显得月光明亮、雪花洁白。

诗的后半部分回归节日主题,“凤口衔灯金炫转”,为画面增添了一抹暖色,烘托出热闹喜庆的气氛。有花灯映眼,有美酒暖身,让人感觉寒意都减轻了许多。

最后两句抒情,“但得清光解照人,不负五更春”,表达了只要这清亮的光辉能照亮人心,就不辜负这五更天的春意。这里的“清光”不仅指月光、雪光、灯光,更指一切照彻寰宇的光亮,可引申为照亮人生之路的理想之光、信念之光。

无论是送给自己还是赠予好友,都愿这诗句中的意境能激励人们不负时光、不负韶华。

来源:“古诗词赏析与创作”

作者:文心一缕

编辑:文轩

【本篇内容为文化传播之用,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其它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正。感谢您对全民阅读推广的支持。】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