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书生一位,英俊无比,帅至极致,竟使日月无光,唯其笑靥如春暖花开。人言其风度翩翩,如玉树临风,此词便是当时人用以形容此书生之语。
此书生不仅外貌俊美,更显气度非凡。有言道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形容的便是他这般淡定自若的模样。昔日,他倚柱而坐,挥毫泼墨,一篇惊世之作即将问世。天公不作美,暴雨如注而下,云间惊雷骤然滚落,恰击于身旁之铜柱。
在场所有人无不变色惊呼,眼神尽数聚焦于他。那铜柱已被雷火熏黑,几片灰烬自书生衣袂飘落,但他依旧神色自若,仿佛生死大事不过弹指之间,而他笔下的文章则是永恒不朽。笔走龙蛇,行文流畅如初。
如此风采,不正是魏晋时代的风度吗?然此书生并非生来如此从容不迫。遥想当年他年少之时,赴宫中宴请,却被安排与皇后的侄子邻座。
那皇后侄子是个纨绔子弟,不断在书生耳边喋喋不休。他道:“哟,小兄弟,你长得真不错。”又问:“你定能吸引不少小姑娘吧?给我介绍几个如何?”再言:“小兄弟,你是不是傻?说句话啊!”最后还说:“小兄弟你还在吗?别跑啊,改日再约。”而书生对此尽是嫌弃之色。
然而鉴于对方是皇后之侄,书生虽心生厌恶却无法直言相向,故此遭到了。尽管他才学出众,却仍被发配至无足轻重的羽林监中。直至新君登基,方得重用此书生。
彼时内两派争斗激烈,书生处境颇为尴尬。其既为一派之亲信,其妹又嫁予另一派。那么他是如何应对的呢?他以智谋化解纷争,秉持公正之心,为两派斡旋调和。最终得以在中立足,且赢得了各方尊重。如此才俊之士,实乃天下之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