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如诗如画,世界最富韵味的语言。余光中先生曾言,中文是每个人心灵的根脉,只要中文在,汉魂便永存。
读四个神奇的汉字,感受汉字的魅力:
『口』『目』『耳』『心』
中文,字字如珠,满载人生哲理。
『静』静能生慧,独处时更能看清自己。
『善』善良为本,待人以善,自己得善心。
『韧』持之以恒,不断前行才是生活真谛。
『志』心中所想,只有自己去追寻才能实现。
中文的细微差别,往往意味着天壤之别。
比如:智力和智慧的差别、表象和内涵的差异、表面和实质的区别。
『智商』是头脑测出的能力,而『智慧』则是头脑测不出的悟性。
『口水』是能吞掉的东西,而『口碑』则是无法用吞下的赞誉。
『』是上印出来的证明,而『文化』则是上印不出来的底蕴。
『温度』是温度计量得出的具体数值,而『温暖』则是无法量化的情感。
『回味』是还能尝到的味道,而『回忆』则是已经尝不到的记忆。
汉语的博大精深,有时无需多言,一个词、一句话便能道出万千情感。比如:说错了就是“说错话了”,道出错误就是“说错了”,直译错误就是“话语错误”。
在中文中摇曳的时节里,我们的祖先发明了一种风雅浪漫的风俗——“写九”消寒。仅用九个字,每个字的笔画数都是九,从冬至开始,每天写一笔,写完便春暖花开。
再赏一首古诗的回文之美,《四时山水诗》。春景、夏景、秋景、冬景,每一句都能独立成景,回环叠咏,令人回味无穷。
还有那首《Someone Like You》的译文,无论外在形式还是内涵表达、意境审美,都彰显了文化的底蕴。译文中的“毋须烦恼,终有弱水替沧海。抛却纠缠,再把相思寄巫山。”一语中的,引人深思。
又以“墨”字为上联,求下联:墨对泉(黑对白,土对水)。中文之妙,在于一字一句间都蕴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韵味。
我以能使用中文为幸。从我的童年记忆到国文启蒙,再到旧小说的阅读经历,每一次与中文的接触都让我深深感受到文化的博大精深。无论是古典文学的诗文还是民俗文化的小说,都是我身为人的骄傲与自豪。每一次吟诵古文,我都能深深感受到古人的情感与历史的气息。感谢父母当年启蒙的桐油灯光下夜读时光,让我对中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读旧小说不仅能认识旧社会的民情风土、市井江湖,还能在文言与白话之间自由来往。更幸运的是在“且听下回分解”之余,我们那一代的小“看官”们竟把中文读通了。这让我更加坚信,中文的学习是每一位人的必修课。
对于诗词的朗诵更是感染力超乎意义本身。在我独自一人身处异国他乡的风朝雪夜或是在高速长途驾车时,朗诵出那豪迈的诗句时,仿佛李白、苏轼就在我身旁。诗词中的意兴更能激发我的豪情壮志。这种豪情壮志正是源于我身为人的自豪与自信。
我以身为人自豪,更以能使用中文为幸。中文的魅力与博大精深让我深感震撼与敬仰。愿我们都能珍惜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文化的精神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