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对于心理学的日益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在我们的关系中,依恋模式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如同一个无形的指南,影响着我们在关系中的行为和情感反应。
心理学家将依恋模式分为几种类型。当一个人在关系中经常感到焦虑,总是担心伴侣会离开,总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患得患失,用过度付出来填补内心的不安时,他可能是属于焦虑型依恋模式。
与焦虑型依恋模式的人谈恋爱,起初会让人感受到强烈的被需要感,但随着关系的深入,这种强烈的情感可能会让伴侣感到窒息。他们可能会在对方未能及时回复消息时陷入恐慌,通过频繁的电话和询问来验证对方的爱;他们也可能会在深夜突然翻看伴侣的手机,试图从细节中确认自己的地位,这种不断索要情绪回应的状态最终会引起伴侣的不满。
另一种截然不同的依恋模式是回避型依恋模式。这种类型的伴侣给予对方很多自由,很少干涉伴侣的事情,情绪也相对稳定。但他们实际上是在逃避问题,用沉默代替沟通,用转移话题避免深入交流,甚至用工作忙碌作为逃避的借口。当两人遇到冲突时,他们不会主动解决问题,无论伴侣如何要求回应,他们也可能无动于衷。
相比之下,安全型依恋模式的伴侣是最让人感到舒适的。他们的情绪稳定不是刻意营造的假象,而是在童年时期就学会了信任和被爱。他们相信自己值得被爱,也确信伴侣会回应他们的爱意。
与安全型依恋模式的伴侣相爱,我们会感到安心和自在,可以毫无负担地展露脆弱。他们的情绪稳定源于对关系的信任和对自我价值的确认。当我们需要空间或支持时,他们能够给予我们适当的空间和帮助。
然而遗憾的是,大多数人的依恋模式并不会明显地展现在外人面前。要识别出安全型依恋模式的恋人,我们可以观察他们在生活中的应对方式。比如在压力状态下,安全型依恋模式的恋人会冷静分析情况并给出解决方案,而不是暴怒或逃避。他们懂得保持有呼吸感的亲密,既不会过于紧密也不会过于疏远。
我们也可以通过他们如何描述过去的关系来窥见他们的依恋模式。安全型依恋的伴侣在谈论前任时往往非常平和,勇于承担自己在关系中的责任。而焦虑型依恋的伴侣可能会对方在关系中的忽视,而回避型依恋的伴侣可能轻描淡写地对待过去的分手。
寻找一个安全型依恋模式的伴侣需要我们自己先建立稳定的内核。当我们能够给予对方健康的爱情,不再用哭闹来测试爱情,不再过分依赖或控制伴侣时,我们吸引来的伴侣很可能就是安全型的恋人。当我们自己变得平和并成为能够给予对方健康爱意的安全型伴侣时,那个能与我们共度细水长流人生的人自然会与我们相遇在人生的某个路口。
作者 | 止水 本人是心理学终身爱好者与实践者,热衷于探索人性的深邃与伟大之处。欢迎私信我交流心理学相关话题或情感问题!
本文插画未经授权不得使用。如需使用请联系作者或相关版权方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