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丑小鸭的命运不曾飞翔——读《丑小鸭新解》】
因缘际会,与几位孩子家长共组小桔灯读书会,挑选书籍时,我再次翻阅了安徒生的经典童话《丑小鸭》。
昔日师范学习时,我在《写作与文选》课堂上初识此篇。其中一句“即便你生在养鸭场,若你是天鹅蛋,又何妨?”令我印象深刻。彼时年少,虽勤学苦记,但对这故事的理解仅止于励志与传说。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随着年岁的增长,再读此故事,我的内心却泛起了不同的涟漪。现今的我读文不再局限于文字本身,更多的是对人生写照与生命追求的深思。仔细品读,我发现《丑小鸭》更像是一篇饱含哲理的作品。
安徒生笔下的丑小鸭,实则为他自身的写照。故事中蕴含了大量的自传色彩。但何尝不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写照呢?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面临着种种不如意,但每个人心中都怀揣着一个美丽的梦想。这其中就存在着一个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距离与过程,这恰恰就是人生的缩影。
面对现实,无论我们身处何种环境,是安逸还是困厄,对未来和明天的向往与憧憬都不会减少。心中的白天鹅最终会如何,虽然难以预料,不可强求或许超出我们的掌控,但总会以各种形式呈现,或是如愿以偿或是稍显失落。这就是人生的终章。
为何丑小鸭的母亲无法守护它的生活?为何在农妇的牧场过上优裕生活的它还要选择离开?为何它最终变成了白天鹅而不是一直相貌平凡的小鸭子?这些都是命运的安排,更多的是剧情的发展。事情的发展往往出人意料,但在未成现实之前,一切都是未知的。
我们眼中的丑小鸭现实或许颇为苦涩,苦在不被重视与看重。而当它成为白天鹅时,却又觉得幸福无比。当突如其来的优越与幸福降临,理想是否得以实现?
无论故事如何发展,我们都不能忽视的是,两者之间的距离必须经历,此彼之间的过程必须走过。现实与理想之间,蕴含了人生的全部内涵。
丑小鸭并非仅是描述了初时的失意与最终的成功的个体,而是每一个人的缩影。人生就是这样,有得有失、有意外也有预料之中。但重要的是我们走过了这段距离,经历了这个过程。假如丑小鸭最后没有变成白天鹅,那依然是一个好故事、好童话的元素,更是一种人生,是许多人的真实写照。
如今我们再读这篇童话,与前的感觉大相径庭。孩子们读这个故事时,他们的理解更是别具一格。其实人生的本质就是这样复杂而多变。
同一部作品,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的感受也愈发不同。有友言道,缘分不在于擦肩而过的一瞬,回眸间的相遇也是缘分的体现。人生便是如此,曾经的风景或许当时并不觉得美好,但再回首时,却充满了繁华与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