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智能手机,无论安卓还是苹果,大多采用锂离子电池技术。
锂离子电池在智能手机中的应用具有诸多显著优势,相较于传统电池,其功率密度更高,能够实现更快的充电速度,确保更持久的使用时间,并且体积更为小巧。
尽管电池容量的问题仍是行业内的挑战,但快充技术的崛起为满足用户的电量需求提供了解决方案。快速充电能够大幅缩减充电时间,节约等待时间,深受用户欢迎。
快充技术的普及也带来了一些关于电池寿命的担忧。外界对此议论纷纷,使得许多用户对此持有疑虑。接下来,以iPhone手机为例,来解读锂电池的工作原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问题。
每款手机锂电池都有其正常的寿命周期。据苹果官方数据,电池在正常情况下运行,当充放电周期达到500次时,电量额定容量会降至原来的80%。在此情况下,苹果的一年保修电池服务将发挥作用。
简而言之,新iPhone的正常充放电周期是500次。使用至500次后,电池容量为总额的80%。电池状态不再如新。
关于充放电周期的计算,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从电量0%充至100%,再使用至电量耗尽,这算是一个完整的充电周期。第二种是日常使用中,并不每次都从0%开始充电,也不一定在100%时开始使用。手机电池有一种自我计算周期机制。例如,从100%使用至75%,剩余25%时开始充电,再充至75%后开始使用剩下的25%,这也算是一个充放电周期。重要的是按“总量”计算,与你一次充多少电、分几次充电无关。
了解充放电周期后,我们可以明白电池损耗的速度与使用的充放电周期次数紧密相关。有些人每天只使用1个或2个周期,而有些人可能一天会使用4个周期。
苹果官方对iPhone手机的充电问题非常严谨。从iPhone 8开始,iPhone支持快充。在布局快充时,苹果已考虑到对电池的保护。在快充过程中,苹果对电池有特定的设置:在电量达到80%之前进行快速充电,之后则控制电流电压,进入涓流充电模式,以更好地保护电池。
今年,苹果才开放Type-C转Lightning快充线的MFi认证授权,对厂商的要求极为严格,仅有几家如国内知名品牌UGREEN绿联等获得认证。快充技术本身并不会直接影响电池寿命。实际上,一些错误的充电习惯才是影响电池寿命的主要因素,如等到手机没电才充电、边充边玩导致电池、将手机置于过热或过冷的环境等。
有些人的手机电池寿命之所以变短,可能是因为使用了不合格的数码配件产品。对于苹果用户而言,购买原装配件或经过MFi认证的产品是确保电池安全使用的关键。
希望大家能够安全、有效地体验快充技术,享受其带来的便捷。使用快充技术后,你的感受是什么呢?期待在留言区听到你的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