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手机为什么没人用

2025-04-2909:13:10创业资讯

近日,倪光南对华为与联想的评价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烈讨论。

在倪光南的观点中,联想与华为的三十年发展历程被比作“龟兔赛跑”。起初,联想的估值是华为的五倍,但如今华为估值高达4000亿美元,而联想市值仅80亿美元,两者相差甚远,令人唏嘘不已。

如今看来,联想似乎已步入下坡,而华为则如日中天。两家的实力已不在同一量级。

尽管现今联想的境况引人惋惜,但在前,它无疑是让人自豪的公司,是敢于展示的品牌。

曾经的“之光”联想为何会走到这一步?与华为之间的差距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联想错失了选择“研发路线”的机遇

1984年,柳传志及其同事以20万的启动资金在北京创立了联想。次年,倪光南的加入为联想带来了他研发的“汉卡”,从而让联想开始涉足微机业务。代理了IBM微机和AST微机后,加上汉卡的联想微机在市场上大受欢迎,公司业务得以迅速扩展。

当联想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后,他们决定自己生产电脑。1988年,联想将研发重心放在微机上。当时,微机的核心技术如CPU、操作系统、硬盘等均被外国公司所垄断。倪光南巧妙地利用微机主板的有限创新空间,不断优化主板电路设计,逐渐形成了联想的独特优势。

尽管如此,联想在发展过程中曾遭遇了重大抉择。当时,倪光南主张将资金投入到芯片研发上,但公司高层出于对短期效益的考虑,认为这需要巨大的投入且短期内无法见到回报,因此并未采纳这一建议。

如今回望过去,如果当时联想能坚持走技术研发路线并投身于芯片研发,或许如今已成为了芯片领域的领军企业。

华为的成功在于大力投入研发

在倪光南看来,华为更像是一个科技型企业,而联想则更偏向销售型企业。华为始终坚持高投入研发,其研发投入是联想的十倍之多。

据资料显示,华为在2018年的研发投入全球排名第五位;而到了2020年更是跃升至第三位仅次于谷歌和微软。相较之下联想近三个财年的研发投入虽超过百亿但仅占收入的3%左右小米集团和浪潮讯息同期的研发费用投入比例则高于联想。

据华为CFO透露的信息显示2020年华为净利润为646其研发投入高达1419占其总收入的近16%。此外华为实行全员持股策略98.6%的股权由员工持有而任正非仅拥有公司1.4%的股权反观联想科技人员并未持有公司股份每年高管分红更是要拿走净利润的30%这样的运营模式是否能够长久维持确实值得深思。

自主研发是一条起初艰难但随后路会越来越宽的道路。如果企业选择放弃自主研发即使规模再大也只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要想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最终还是要走上自主研发的道路。遗憾的是联想的企业文化中缺乏研发精神他们将懂得研发的人才逐一赶走。

掌握核心技术发展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所在。我们期待更多企业如华为般勇攀技术高峰也希望联想能够重振旗鼓重回巅峰。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