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遥远的童年时光里,网络科技尚未如今天这般发达。每当寒暑假来临,我最期待的便是打开电视,尽管会冒着被长辈责骂的风险,尽管作业的感如影随形,我仍会沉浸在《西游记》的魅力中。这部永恒的经典,给我的童年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白天看完西游记的电视剧后,晚上我还会继续翻阅《西游记后传》。我特别喜欢看到神仙与妖怪之间的激战,这种情节让我对后来所有翻拍的西游记都产生了抵触情绪。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对一些细节产生了疑问。在此先不表,我有四个主要的问题想要探讨:
其一,孙悟空究竟有何来历?
其二,孙悟空是否具有反抗精神?如果有,为何在从五行山出来后,他没有选择再次闹天宫以寻求复仇,反而成为了仙界的一员?
其三,如来佛法力无边,为何不曾有夺取位置的念头?
其四,神仙与妖怪之间的真正区别究竟是什么?
高考的临近让我暂时放下了这些思考。进入大学后,一次偶然的机会,室友与我讨论起《西游记》原著的内容。他告诉我,原著中的故事远非我们儿时所见的打怪升级那么简单。
这引起了我对原著的好奇心。于是,我开始阅读《西游记》的纸质版原著。说实话,起初我并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深意,甚至有些许的困惑和浮躁。但每逢假期重播的六小龄童版西游记总会重新点燃我对原著的兴趣。
在大学的日子里,我常常在旷课时看一会电视剧,再翻开《西游记》原著看一会。经过两年的时间,我看到了许多细节和令人吃惊的情节。我也发现了一些前后矛盾的地方,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疑问。
比如大鹏鸟对于如何吃唐僧肉的态度就有所矛盾。同时我也意识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阅读的不断深入,原先的疑惑渐渐得到了解答,矛盾之处也逐渐清晰起来。
通过阅读《西游记》这本书,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和人生哲理。它让我看透了社会上的许多事物。我想分享我的观点:如果大家对当前社会有所困惑或看不透的话,可以试着阅读《西游记》原著。如果你没有耐心阅读原著的话,那就去看看电视剧吧!回顾我们的文化软实力的经典之作。
无论你是重温经典还是初次接触《西游记》,都可以给自己放个假。在宁静的农家乐中找个旁边有小河流经的地方。夏天开空调乘凉、冬天晒太阳取暖、关掉手机远离喧嚣、打开纸质的《西游记》原著。听那潺潺的流水声、细品书中一字一句的韵味。这样你或许能从中参透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我阅读原著后的观点既有他人启发之处也有自己的感悟。这些观点或许与他人不同但都是我内心的真实感受。我想与大家分享因为我觉得很多事情就像这《西游记》一样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品味。
我所分享的关于《西游记》的解读仅代表我目前的看法和理解。我从小就喜欢给别人讲解我所知道的东西这或许是一种乐趣吧。各位看官权当是听我一一道来、娓娓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