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导航5月1日

2025-04-3016:26:34创业资讯0

全球北斗卫星网络布局进行中

提及“北斗系统”,许多人的记忆会回溯到2008年的汶川,当时北斗一代设备发出了震区第一条消息。从为提供服务的北斗一号,到为亚太地区服务的北斗二号,如今全球服务进程已由北斗三号开启。

过去的一年里,北斗卫星进入了一个密集的发射期。

在2019年那个璀璨的夜晚,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一枚由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运送的卫星,这是我国发射的第45颗北斗导航卫星。这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作为北斗二号工程的第四颗备用卫星,成功接入北斗系统后,将进一步提升其定位和导航的精确度。

北斗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并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它打破了GPS系统的垄断地位,增强了我国在国际卫星导航领域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业内人士表示,北斗导航即将实现全球覆盖,这标志着又一技术垄断的终结。

四大导航系统中,北斗崭露头角

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组成。目前公认的四大导航定位系统包括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欧洲的伽利略以及的北斗系统。

1. GPS:于1994年完成全球组网,拥有高达98%的全球覆盖率。

2. 俄罗斯GLONASS:前苏联于上世纪90年代中叶完成组网,并在2010年开始正常运行。

3. Galileo:自1999年推出伽利略计划以来,现已基本实现了全球信号覆盖。

4. 北斗:经过“三步走”的发展规划,预计在2020年完成全球组网工作。

由于北斗系统具备短报文通信、高精度定位等功能,使其在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中脱颖而出。

自1994年起,我国开始规划北斗蓝图。当时该领域尚属空白,但如今我国已成为该领域的领跑者。

从2000年第一枚北斗试验星的发射成功,到2012年底开始向亚太地区提供无源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再到2018年正式向全球提供服务,北斗系统正在不断发射新的卫星以完善其网络并提高整体服务性能。

在短短二十余年的时间里,北斗人实现了卫星导航领域的飞跃式发展。

北斗产业规模预计突破4000亿

除了苹果手机外,的北斗系统已获得国际上众多手机和芯片厂商的认可。目前几乎所有Android智能手机都已内置了支持使用北斗导航系统的模组。其中包括Samsung等国际知名品牌以及Qualcomm、MTK等世界芯片巨头。

即便手机中未安装专门的北斗地图应用,只要芯片支持并接口兼容,仍可使用天地图、百度、等其他地图应用进行北斗系统的导航定位。

上月,联想在北京发布了Z6青春版手机,其亮点在于搭载了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芯片。这使得Z6青春版成为全球首款搭载国产双频北斗高精度导航定位SoC芯片HD8040的联想手机。

目前国内外主流芯片厂商都在推出兼容北斗系统的通导一体化芯片。据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冉承其在第十届卫星导航年会上透露的信息显示,2019年第一季度在市场申请进网的具有定位功能的手机中,有82款支持北斗定位,占比高达70%。

我国已构建起涵盖北斗基础产品、应用终端、应用系统和运营服务的完整产业链。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卫星导航产业产值已突破3000大关。预计到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规模将突破4000大关,并带动超过3000的市场份额。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