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玩家刘先生,已经沉浸在这个爱好中多年。每年十二月份,他都会前往十里河市场挑选蝈蝈儿。他对养蝈蝈儿的热爱源于童年的乐趣。过去,他住在东直门外,那时那里还有一片野地,与父亲一起捕捉各种虫子是他童年时光的一部分。蝈蝈儿在秋天依然充满活力的声音,让他特别感兴趣,从而养成了养蝈蝈儿的习惯。从深秋捉到几只,一直养到过年,是他每年冬季的固定节目。但随着野地的消失,蝈蝈儿也几乎绝迹。直到上世纪80年代,市场上开始出现人工养殖的蝈蝈儿。从那时起,刘先生开始购买冬蝈蝈儿来养,并见证了北京花鸟鱼虫市场的变迁。
刘先生介绍,养蝈蝈儿的门道颇多。从颜色上分类,有铜蝈蝈儿、铁蝈蝈儿、平谷籽、山青、翡翠和草白等。其中平谷籽是最顶级的品种,可惜近年来几乎难以觅得。从上分类,有本叫和叫两种。还有不同时间出生的蝈蝈儿。刘先生一般会选择养十二月份的蝈蝈儿。对于如何选购蝈蝈儿,刘先生过去喜欢凭经验挑选,享受一种“赌性”的乐趣。但现在工作繁忙,他更倾向于直接从卖家那里购买上乘的蝈蝈儿。
养蝈蝈儿的秘诀在于日常的照料。刘先生分享了他的经验:刚买来的蝈蝈儿要先喂七天面包虫,之后改喂胡萝卜。最重要的是每天都要把蝈蝈儿拿出来遛遛。刘先生在每天喝茶的时候,会在茶桌上铺个热毛巾,放上胡萝卜丁儿,让蝈蝈儿出来吃饭加遛弯。这样不仅能让容器保持干净,还能保持蝈蝈儿的爪花湿润,预防爪花损坏导致的悲剧发生。
刘先生的家里充满了童年的气息和欢乐的氛围。他养的蝈蝈儿常常欢快地鸣叫,这些小精灵的幸福指数非常高。与此刘先生的家中也充满了快乐的声音和和谐的气息,仿佛回到那依然徜徉在心间的童年时光。在这里,“老北京”的魅力不仅仅是传统的文化和历史,更是一种对生活细节的热爱和享受生活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