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单字”?书中虽标注其英文为“word”,但此翻译或许并不准确,因为“word”亦含有词语之意。故在此文中,“单字”可等同于“词语”来理解。
继而引出第五条阅读法则:
该法则提出了两大核心要点:一、辨识出文本中至关重要的“单字”,作为解决语言问题的第一步,进而延伸到后文所提的文法面向。二、明确这些“单字”在运用时的精确含义。这要求我们超越语言本身,深入探究语言背后的思想内涵和逻辑层面。
须注意的是,此要求主要针对的是论说类作品。
阅读时需高度专注,因为草率翻阅可能无法引起对书中关键词汇的注意,即使注意到了也可能不会深入探究其真正含义。这正是典型的无序阅读、无用读书的体现。
其中一种方法是本节所提的“排除法”,其大致可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实现:
第二种方法是主动发掘特殊词汇。具体有三种方式:
各学科均有其专业术语,读者可通过阅读的方式发现这些关键用语,我们也可称之为“专门用语”。
第三种情况是遇到字义不明的字。针对此类情况的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判断该字是否具有单一或多重含义;若有多重含义,则需分析这些意义间的关系。
对于具有多重词义的字词,需注意以下几点:一个字可拥有多种不同含义,使用时既可取其一,也可综合运用。若某短语能独立作为句子中的主语或谓语,则可将其视为一个单字进行处理。
结合上下文线索,仔细揣摩不明字词的含义。
还需注意字的用法差异,如文学与隐喻用字、抽象与具象用字、特殊名称与普通名称之间的区别。这些用字的差异在读书过程中可能未被刻意留意,但它们的使用却能给予读者不同的感受。高手会利用不同的用字来激发文字的情感力量。
这种情感唤醒在阅读某些文章时尤为明显,如激动、愤怒、兴奋等情感背后,实则是作者对文字的深刻驾驭和使用。
这也展示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互惠技巧。
那么,定义一个字与定义一件事的差异何在呢?我仍在思,期待未来再次阅读时能得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