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分量举足轻重,其中一部分的分数并非专为学霸而设,而是为了甄别那些真正的数学天才,即所谓的“学神”。与其他学科相比,这种高难度的题目并不多见,即便是物理也难以与之媲美。
在新一轮的高考命题中,试卷的结构进行了调整。尽管大题数量从六题减少到五题,但总分数却有所增加,从原先的72分提升到77分。尤其是最后两道题目,无论是难度极高的还是超乎寻常的题目,分数都从12分提高到了17分。这也意味着,以往轻松获得140分以上的情况变得困难,现在则是130分以上的成绩变得更为难得。
在刚刚结束的这场高,有一位学生的数学成绩为116分。虽然他并非是学霸级别的存在,但他的成绩也绝非平庸之辈。他平时的数学成绩在80多分和60多分之间徘徊。在这次高难度的考试中,他能够发挥出这样的水平实属不易,不仅拿下了该拿的分数,而且这样的成绩也应该是大多数中上等水平学生可以达到的上限。
他的答题表现可谓精准且稳扎稳打。单选题部分全部正确,即便是最后几道难题也能够应对自如。而在单选过程中如果出现失误,对于追求600分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明显的失误点。因为数学的选择题与其他题目相比具有可验证性,其难度相对较低于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
在多选题部分,尽管他选择不够全面但未因此扣除过多分数。而在填空题部分,他表现得游刃有余。尽管第三题采用了列举法解概率问题,而复杂的圆锥曲线问题却未能得出答案。然而在面对这种情况时,他依然保持着冷静和从容。他长期以来的计算能力一直是他的弱项,但在高考这样严肃的场合下,他却能够轻松应对,只是预计仍需扣除一部分分数。
至于最后两道大题,他能够完成倒数第二题的前两问,但在第三问上遇到困难,估计将扣除约10分的分数。而最后一题的第一问较为简单,但后续部分却丢失了较多分数,共计约14分的损失。
若想在高取得130分以上的成绩,那么在多选题上不能出错、圆锥曲线和立体几何等关键题目上也不能失分。这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在面对最后一题的14分时,大多数学生都会有所损失。数学并不像文科那样,随便答题都能得到分数。面对超难题时不会就是不会。这就要求学生在倒数第二题的回答中必须保证扣分在六分以下。
尽管数学的难度让很多学生感到压力山大,但其他如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科目的表现却能很好地平衡这一压力。这三门科目的高分并不难获得,考出90分以上的成绩并不罕见。学生的总成绩往往依然能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