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新手鱼友在选购鱼缸时,常常追求一步到位,急切地将鱼放入水中。仅仅几天或一周后,鱼儿便相继出现问题。面对这种情况,鱼老板常归咎于顾客未能妥善养水就急于放鱼。但实际上,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新买的鱼缸的养水过程呢?
新购的观赏鱼放入鱼缸后,由于环境和水质的突变,会产生一系列物,主要是的脱落以及物。这些有机物在没有得到妥善处理的情况下会腐烂变质。即使这些物质被拦截在过滤系统中,仍然会发生变化。自然界中,有一种名为硝化细菌的生物能够转化这些有机物。没有硝化细菌的过滤器,只能拦截垃圾,却无法阻止其变质。这就是为什么一些新鱼缸即使过滤器很大、滤材昂贵,仍然会出现水质浑浊、鱼儿扎堆、鱼身长白膜白点等问题,甚至导致鱼儿死亡。这种情况可以称为“新缸三部曲”:水先发白、鱼长白点、捞死鱼。
我们注意到,饲养高档观赏鱼如金龙、红龙等的新鱼缸却很少出现这些问题。通过观察比较,我们发现这类鱼缸的两个特点:一是鱼只密度很小;二是这些鱼缸中的硝化细菌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对于一些常见鱼的鱼缸,如锦鲤、草金鱼、红鹦鹉等混养型鱼缸,由于鱼只密度大,更容易出现水质问题。
对于新手养鱼的朋友,如何培养硝化细菌呢?我的建议是:新买的鱼缸不要着急买鱼,而是先购买硝化细菌。鱼缸注满水后,按照说明书的比例加入硝化细菌,并放入一些鱼食或其他有机物。大约一周后,就可以开始购买鱼类,并且数量要尽量少。如果你的鱼缸足够大,甚至可以只养一条鱼。这样,即使不添加硝化细菌,只要水温合适,也可以直接放鱼。
需要注意的是,硝化细菌并不生活在水中,而是附着在鱼缸的各种固体表面,尤其是滤材和鱼缸玻璃上。新鱼缸的玻璃摸起来可能有些发涩,而正常养着鱼的鱼缸玻璃则感觉滑腻,这就是硝化细菌的存在。有时顾客自己清洗完鱼缸后会出现问题,往往是因为擦掉了那些附着在鱼缸表面的硝化细菌。过滤器中除了过滤棉外,还需要其他滤材。滤材越多越好,只要过滤器能放得下。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新手鱼友更好地理解如何养水和培养硝化细菌,让心爱的鱼儿健康快乐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