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百人百哈姆雷特。”这足以证明《哈姆雷特》一书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以及其在文学界的巨大影响力。《哈姆雷特》不仅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杰出代表,还在欧洲被誉为“四大名著”之一。尽管这部作品诞生于四百年前,但至今仍备受推崇。其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命运多变,细腻的人物性格变化依旧令人着迷。怀着敬仰之情,我再次翻阅了这部文学巨作。
哈姆雷特这一艺术形象的塑造极为成功。他是一个充满悲剧美感的英雄,机智勇敢,勇往直前地克服各种困难,亲手为父亲报仇。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独特的哈姆雷特形象,因为他的身上既有人的光辉,也有人性的阴暗。作为丹麦的王子,他生活平静时,阳光、善良、纯净。他相信亲情的温暖,友情的坚固,爱情的美好以及世界的光明。他赞美道:“人类是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
一场灾难让他的世界彻底崩溃。匆忙从德国威登堡回国参加葬礼的他,目睹了母亲与叔叔的婚礼。他的世界观开始崩溃,他虽然心怀怨念,却只能无奈地诅咒。他忧郁地感到:“世间的一切在我眼中显得如此可厌、陈腐、乏味且无聊。”
得知父亲是叔叔所杀后,他开始发生转变,并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言: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当他决定行动时,他肩负起更大的使命,这使得他不得不舍弃现有的生活、爱情以及一切。经历重重险阻后,终于报了仇,但他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在我看来,《哈姆雷特》更多的是一场对抗命运的悲剧。人们可以选择安于现状,也可以选择追求更远大的理想。这就像一个选择的问题。有些人是选择活着,而有些人是选择不妥协地活着。正如勇士的命运往往是“战死沙场”。就像罗永浩所反驳的“枪打出头鸟”的说法:“有些鸟来到世间是为了做自己认为对的事,如果没掉,就继续勇敢嚣张;如果掉了,那就接受命运。”这何尝不是另一种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