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得意忘象”的感悟
XXXX年X月X日,在成都,我听到了曹昱老师讲解的《意象对话初级班》。坐在我旁边的同学好奇地询问我是否也是初次参加。我告诉她,我已经是第二次了。而她提及了一位已经七次复训的同学,对此我感到不可思议。但我并不像她一样,对复训的次数感到惊讶,而是每次都有新的收获。老师也在不断成长,并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我们。
在学习过程中,我深感意象对话的独特之处。它让我想起了古代师徒制那种经验的传承,只有通过实践和经验,我们才能更好地领悟老师教授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得意忘象”这一观点,在我心中逐渐明朗起来。
“得意忘象”源于三国时期的著名家、哲学家王弼的观点。他在《周易略例》中提到,言辞和形象是表达意念的工具,而真正的目的在于通过这些工具来传达和领悟意念。在情感体验上,它更多强调的是一种直觉式的情感体验,一种在刹那间领悟到美时获得的满足和喜悦。
在曹老师的课堂上,他重点强调了“得意忘象”的重要性。象是事物的样子,意则是我们对事物的认知、判断、情感和动机。在学习意象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通过象来体会背后的意,一旦领悟了意,就不必再执着于象。这就像我们在梦中看到蛇,理解了它的象征意义后,就不必再纠结于蛇的形象本身。
我的个验更是让我深刻理解了这一点。有一次,我在做意象时看到了骷髅和小熊布娃娃。几天后再看时,他们的形象已经发生了变化。这让我意识到意象的世界是独立、流动的,我们不能刻意去改变它,否则只会增加自己的执念。
我体会到,“得意忘象”不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实践中的体验。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和体验,我们才能真正领悟到它的精髓。我在复训的过程中逐渐明白这个道理,回想起之前的弯路,我觉得复训是值得的。因为每一次复训都让我有新的体会和领悟,这就是意象对话的魅力所在。
作为一名长期致力于用意象对话来做个人成长的学者,我深知“得意忘象”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实践中的智慧。我希望大家能够多加练习和体会,少走弯路,获得更好的“手感”。
以上就是我对“得意忘象”的感悟和体验过程。希望我的分享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我也要感谢曹昱老师和谢东强老师的悉心教导,是他们的智慧让我有了如此深刻的体会和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