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床与路基的区别

2025-04-3001:05:02创业资讯0

一、土路床压实宽度不达标

现象描述:路床的碾压宽度在整体或局部范围内小于路面结构预设宽度。

原因分析:可能是由于边线控制不精确,或者边线桩丢失、移位,导致修整和碾压工作失去参照依据。

潜在影响:当土路床的碾压宽度不足以覆盖整个路面结构宽度时,路面边缘可能会坐落在不稳定的土基上,特别是在软基受潮或水分时,可能会导致路边下沉和边缘破裂。

治理措施:

1. 在进行填土或开挖路槽时,测量人员需精确设定边线桩,并时常检查桩位是否有变动。如发现遗失或移位,应及时补桩或调整桩位。

2. 确保路床碾压的边线超出路面结构宽度,每侧至少10cm,以保证路床的稳定性。

二、土路床的干燥碾压问题

现象描述:在干燥季节施工时,土路床在未充分洒水的情况下进行碾压,导致路床压实层无法达到最佳密实度。

原因探究:可能是对路床密实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或是由于水源紧张、洒水设备不足等原因造成。

不良后果:无法达到预期的密实度将削弱路面结构层的稳定性,可能缩短其使用寿命,并在受到车辆荷载时出现早期损坏。

改善策略:

1. 提高施工人员对路床土层密实度重要性的认识,明确其对于结构层稳定性的影响。

2. 当路床土层干燥时,应采用洒水翻拌的方法,确保在0~30cm的路床土层达到最佳含水量后再行碾压。

三、路床土的湿度过高或出现“弹簧”现象

现象概述:路床土层含水量过高或局部出现“弹簧”现象,导致无法达到预期的压实效果。

成因分析:可能是降雨导致雨水渗入路床松土层,或是地下水位过高、浅层滞水渗入路床土层,以及填方路基路床填入过湿土或受雨水浸泡等原因造成的。

影响:湿度过高的路床土层会降低其密实度,可能引发“弹簧”现象,进而影响路面结构层的稳定性。

治理办法:

1. 在雨季施工时采取相应措施,如挖方地段当日挖至路槽高程应即时碾压,并确保排水沟畅通。

2. 避免使用粘性较大的土作为路床填料。

3. 如路出现弹软现象,需彻底挖除并换填含水量适宜的好土。

四、路床土层含有有机物质

现象描述:路床土层中存在树根、杂草、垃圾等有机物质未被清除。

原因探索:可能是由于路层区域曾被砍伐或有附近植被未彻底清理,或是填垫的永碴土或垃圾土中含有有机杂物。

潜在危害:这些有机物质在潮湿环境下会腐烂,形成土体中的空洞,降低对路面结构的支承力,导致路面沉陷变形。

处理方法:

无论是填方路床还是挖方路槽,土层中都不应含有任何有机物质。如遇含有机物的永碴土或垃圾土土层,应换填无杂质的好土;如发现少量树根、杂草等有机物,应彻底清除。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