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的崛起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从工作报告中连续提及的跨境电商,到期间迎来跨越式发展的现状,无不体现出其重要性。中小微企业借助跨境电商平台,成功将产品推向全球市场,传统进出口企业也在积极探索跨境电商作为业务增长的第二曲线。
尽管跨境电商平台近年来备受关注,但真正引起外贸从业者重视的时间并不长。商家通过平台直接销售商品给海外消费者已成为一种更快捷的方式。过去,主要是外资平台如亚马逊和沃尔玛占据主导地位,但近年来,本土平台开始崭露头角,为卖家提供了更多选择。在这个过程中,本土平台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尽管如此,商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惑。在国内电商领域,商家拥有对商品价格的决定权,可以根据市场情况灵活调整价格。但在多个本土跨境电商平台上,定价权主要由平台掌握。特别是在“全托管模式”下,平台负责店铺运营、仓储、配送等各个环节,商家只需提供货品并报备供货价,最终销售价则由平台和商家共同决定。虽然这种模式降低了商家的出海门槛,放大了商家的优势,但也引发了一些商家的不满。他们发现,为了占领更多的海外市场,平台不断压低商品价格,这不仅阻断了商家的正向发展链条,还可能导致大量低价商品涌入海外市场,引发所在的不满。据称,已有多个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并可能加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