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初醒,课堂却觉困意浓。老师授课勤,学生听却少入心。上午常言未睡好,下午又叹午时梦未醒。简而言之,春日困倦,实属难当!
对于学子而言,“困乏”的缘由颇为复杂:课堂之上,老师忙于赶进度;课后,各类辅导班如影随形;回家后,还有父母不时加码的“小”...
细思之,非是孩童开学后失却精神,实为学业“重压”使之然。
那么,如何睡眠不足,为大脑“快速充电”呢?且看下面几招!
第一招:睡眠的时辰胜过时长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长寿的秘诀之一,是每天只睡两个时辰。令人称奇的是,他并未出现“睡眠亏空”,反而健康长寿!
他曾经说过:“根据我的体验观察,正子只要闭眼睡着三分钟,就等于睡了两个钟头;正午时哪怕仅有二十分钟也一定要睡。”这便是他的睡眠哲学。
深入探究,南怀瑾先生所强调的睡眠时辰,正是中医所称的“子午觉”。他认为,遵循经脉气血的自然规律,才能让身体达到和谐。
“子午觉”即在子时和午时入睡。
子时是从23时至凌晨1时,这是阴气最重的时候,早睡有利于养阴。午时则是从11时至13时,这是阳气最盛之时,午睡则有助于养阳。
故而,“子时大睡,午时小憩”成为调整阴阳的基本原则。
特别地,子时胆经“值班”,胆气生发带动全身气血。为了保护胆功能、加强大脑的决断力,子时就该进入深度睡眠。反之,长期子时不睡则会耗伤胆气,使人变得犹豫不决。
而午时心经“值班”时,短暂的午睡能养心活血。若此时自己保持清醒,则会耗伤心血,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
睡子午觉也有注意事项:如睡觉时要保暖、避免穿堂风、睡前不宜油腻、午休时应舒适躺下等。
第二招:日常小动作助你快速充电
诸如伸懒腰、闭目养神、深呼吸等小动作,都能让高速运转的大脑得到充分休息。
例如:伸个懒腰
伸懒腰能增加心肺的挤压,促进心脏泵血、增加全身供氧。大脑得到充足的血流自然会感到清醒和舒适。
再如:发呆5分钟
研究表明,发呆是最简单的减压方式。它能加强α脑电波,抑制信息超载,让人更加专注、改善情绪、减轻压力。
还有更多小妙招如头部、吃点健康零食、出门晒晒太阳等。
第三招:提高效率的同时减少熬夜
明确学习目标、减少干扰、保持良好的饮食和作息习惯等都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
比如:明确学习目标
在学习之前列个清单,这样更便于安排时间。如果目标未完成就睡觉会有负感,这种负感也能你快速学习。
再如:减少学习时的干扰
使用电脑学习时避免开不必要的聊天工具和邮件,将手机调至静音。清理桌面、减少网络干扰都是提高专注力的有效方法。
- End -